4月3日,清明节前夕,我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美术学院干部师生来到肃宁县烈士陵园,为长眠于此的英雄们带来了一份饱含敬意的纪念品。经过筹备,我校美术学院教师们精心创作的8幅肃宁雪村烈士肖像画已全部完成,赠予陵园馆藏。英烈们借助画笔再着整洁的军装,再现生动的面庞,坚毅的眼神与前来烈士陵园扫墓的人群相望,仿佛开启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画笔敬英烈,佳作传忠魂。在雪村烈士墓广场,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春霞将画作庄重地交到了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张晓川手中,8幅画作在雪村烈士墓墓碑前依次排放。他们牺牲在最美的年华,没有留下一张完成的图像,如今借助这些画作,英雄们的可爱形象永驻在他们用生命守卫过的地方。我校干部师生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鞠躬默哀,接受了生动的党性教育。

美术学院教师王德磷分享了创作体会。他谈到,用艺术承载历史,用画笔传递精神,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这次创作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当画笔勾勒出英雄坚毅的眉宇和青春的容颜时,历史就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直抵人心的力量。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展现艺术温暖人心、唤醒民族的力量。

“老师们为肃宁县雪村战斗烈士进行画像创作,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现,更是用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情缅怀与崇高致敬。我们要学好艺术技艺,更要传承精神力量,通过多样艺术表达让英雄得到弘扬。”美术学院学生李天航分享了学习体会。








据悉,去年年底,肃宁县在迁移雪村战斗牺牲烈士墓过程中,研究机构通过DNA技术,完成8名战斗牺牲烈士面部修复。美术学院为此发起了一项课程思政与党建业务深度融合行动,旨在为烈士们穿上军装着上神采。8幅油画作品由王德磷、刘佳腾、王玉、李婷4位教师创作完成。4位教师先后奔赴肃宁抗日英烈纪念馆以及雪村战斗遗址进行考证,从文物史料中梳理脉络细节,从同期影响作品中查证着装样式,从烈士陵园中感悟英雄精神,从烈士面部修复图中揣摩细节情绪,多次研讨论证,确定绘制方向。经过起稿构图、上底色、细节刻画、装裱等,8幅作品惟妙惟肖地再现了英烈形象。





捐赠和纪念活动后,干部师生参观了雪村战斗展牌和抗日英烈纪念馆。我校组织部部长刘海玉、宣传部部长李健,沧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玉霞,肃宁县物流园区主任耿树明,沧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和褒扬纪念科科长张福国,美术学院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